3522com浦京集团欢迎您!

向着成为全球钢铁业优特长材引领者,奋进!

写在马钢新特钢工程项目(一期)投产之际

2023年06月07日 来源:马钢日报 编辑:申婷婷 黄远顺 罗继胜 浏览: 打印 分享到: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6月6日,芒种,大江南北进入“三夏”大忙时节,马钢也迎来了新的收获与希翼。

  11时许,特钢智控中心门前广场彩旗飘扬、一派喜庆气氛,众目期待之中,马钢新特钢工程项目(一期)正式投产!

  钢花璀璨、炉台飞虹,击掌相庆、欢呼雀跃。短短一年多时间,马钢人完成了两座大山搬迁、工业遗址迁址,建成了一座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一体的特种钢生产基地,创造了冶金建设史上新的“马钢速度”。

  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新特钢工程项目是马钢“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是马钢深入贯彻落实习大大总书记考察调研宝武3522com浦京集团重要讲话精神,锚定宝武优特长材专业化平台企业新定位、加快打造宝武优特钢精品基地的战略举措,对于加快建设后劲十足大而强的新马钢、成为全球钢铁业优特长材引领者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踏平坎坷成大道。回首来路,从2021年11月18日项目正式开工,到2022年11月22日转炉成功倾动,从今年4月带负荷调试,到如今一期工程正式投产……马钢上下以习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为推动,众志成城,奋勇争先,一年当作三年干、三年并为一年干,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托举起马钢特钢新的崛起之路。

  奋勇争先再出发。展望未来,马钢人正持续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瞄准“投产即达产”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提升科技创新力,突破“卡脖子”难题,全力铸造精品,服务高端制造,为宝武建设世界一流伟大企业贡献马钢力量。

党旗引领映初心

  在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在急难险重的关口中,在谨慎细致的调试时,鲜艳的党旗始终高高飘扬。马钢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习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忠实践行者,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工程建设。

  马钢党委把航定向。成立以3522com浦京集团、马钢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丁毅为组长的马钢“十四五”基建技改领导小组,统筹引领包括新特钢工程在内的整个“十四五”基建技改工程建设工作。项目开工以来,马钢全面统筹、科学调度、详细部署,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召开项目推进会、深入现场检查慰问,为项目建设把稳方向、为施工人员鼓足干劲。2022年8月4日,新特钢项目建设的关键时期,丁毅参加项目年中推进会,要求参建各方坚持“安全质量第一、工期控制有效、施工紧张有序、项目干净彻底”原则,打造精品工程。2023年5月9日,新特钢项目调试的关键阶段,丁毅深入生产现场调研,要求特钢企业扎实抓好主题教育,坚决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依靠职工、发动职工,再接再厉、精益求精,通过带负荷调试打通问题点,快速验证消缺,蹄疾步稳朝着新特钢达产阶段性目标前进。

  打造项目“红色引擎”。各职能部门及项目主体单位,以基层党组织联创联建为抓手,汇聚攻坚合力。特钢企业以新特钢项目临时党支部“党建+”为载体,与十七冶等施工单位党支部开展了“4+1+N”联创联建工作(“4”即新特钢项目将建立的4个分厂,在建设过程中同时建立党支部;“1”即新特钢临时党支部;“N”即所有参与建设的单位)。与参建单位全部签署联创联建协议,在协议中把安全、质量等具体的目标、责任明晰化。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难题联解,充分整合运用双方优势资源,引领项目建设“加速度”。“‘党建+安全’‘党建+质量’等党建新模式,将党建牢牢嵌入项目建设各个环节,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有效克服了施工过程面临的多重困难,有力保障了施工按节点稳步推进。”新特钢项目部临时党支部书记耿彪说,“尤其在安全管控方面,党支部班子成员轮流在建设工地蹲点,带领依托联创联建成立的党员志愿者队伍,严格进场管理,实行‘一人一档案’。”“各参建单位党支部之间建立例会协调机制,联手解决难题难事,确保了工序无缝衔接和快节奏运作。”谈及“党建+”模式,十七冶施工项目经理高忠明竖起大拇指。

  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团结带领广大参建人员奋战在工程建设一线直面挑战、化解难题。寒风凛凛的冬季、烈日炎炎的盛夏,施工现场多支“党员突击队”,挑战最难的工作、啃最硬的骨头、打最硬的铁;梅雨季节前,项目组抽调精兵强将,与时间赛跑,本着“能封尽封”原则,快速完成屋面封闭,确保雨季施工照常进行……“环环相扣,每一环节都要踩准节点,而每一名党员就要当好‘节拍器’、按下‘快进键’”。新特钢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张东浩说,始终奔走现场,许多党员干部的劳保鞋鞋底都被磨穿了。

高效组织绘蓝图

  新特钢工程项目具有建设期长、涉及面广、跨度大、难度高等特点。为确保项目高效、有序推进,马钢构建起纵横交错的工程建设管理网络,责任主体垂直管控、配套单位协同支撑,横向确保到边、纵向贯穿到底、全程动态评价,始终做到统一号令、主辅联动、步调一致。

  携手攻坚聚合力。走进新特钢项目部会议室,“能开工的及时开工,不等不靠,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横幅格外醒目。由于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参与人员多,马钢各职能部门、特钢企业联合十七冶、二十冶、上海宝冶等参战单位,划分炼钢、连铸、轧钢及供辅四大区域,全面强化施工管理。针对项目建设的重难点,项目部制定了总体及区域施工网络计划,分区域、分专业、分方向有序开工建设。在企业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撑下,特钢企业与各参战单位对项目建设中的安全、质量、工期进行统一部署,并积极选调具有工程建设经验的技术骨干进入项目部,确保项目安全优质高效推进。“重大基建工程都会遇到春节前施工人员返乡的问题。”新特钢项目部炼钢组副组长熊磊先容说,“但新特钢项目早已倒排了工期,环环相扣、不能耽搁,这也成了大家必须解决的问题。”对此,项目组于年前便制定了周密计划,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利用错峰施工、轮岗值班等方式,“见缝插针”施工,确保进度。同时,在各个区域将安全、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力量统一整合在一起,提前介入、实时沟通、化解难题,大大缩短了各专业、各工序间的衔接时间,提升了施工效率。

  系统联动强协同。在项目可研设计之初,项目组就与国内五家顶级冶金工程设计院分别开展三轮交流,最终选出最优方案。设计过程中采用日监控、周推进、月评价的方式实时把控设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并对项目的规划、可研、初设设计变更等全流程实施管控,建立完善的施工图审查管理流程,保证各项设计工作能够及时准确实施。项目部充分考量各种困难和风险因素,制定了详细的工期计划和方案,明确重要节点,并在日碰头会、周例会、月推进会及企业领导专题推进会上,采用“红黄绿”灯机制进行评价,做到有监管、有纠偏、有措施、有保障;围绕在建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难题,坚持问题导向疏堵点,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解决,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针对安全管控难度大、三通一平难度大、资源平衡难度大等问题,在计划安排上未雨绸缪,在工作落实上踏石留印,重点攻关、单点突破,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办法,确保项目快速推进不留“尾巴”。

创新管理铸精品

  现场施工井然有序、高大厂房拔地而起、现场环境洁净卫生、道路两旁花草芬芳……新特钢项目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程对标鲁班奖标准,全力打造精品工程。

  全面强化安全管理。马钢与各参建方牢固树立安全施工“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实行项目部、施工方、监理三方现场合署办公,通过“党建+安全”模式,以及每日安全早调会、现场巡查等机制,切实增强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全面强化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施工期间,采取全天候、全覆盖的现场安全巡查制度。对于发现的各类违章作业现象,马上予以制止纠正,并给予相应的处罚。对于管理不当的单位,要求其负责人当众作检查,引导施工单位和人员切实增强责任感、时刻绷紧“安全弦”,确保项目建设安全顺利推进。

  牢牢守住质量关口。在工程建设期间稳扎稳打、做好“细节控”,是确保新特钢项目建成后平稳运行的前提保障。马钢通过建立完善施工图审查责任体系,组织专业团队对重点设备及主要材料进行过程监制和验收,坚持监理与专业组旁站式全程监管,层层压实质量管理责任,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了工程一体化高效推进。无论是施工建设,还是调试作业,各区域都有相应监管人员对操作和工艺进行严格监督把关。“在对LF炉电极旋转底座与炉盖底座之间尺寸纠偏时,为了确保毫厘不差,大家足足校准了三天。”熊磊告诉记者。

  严格踩准时间节点。针对项目建设的重难点,项目部制定了总体及区域施工网络计划,分区域、分专业、分方向有序开工建设,并定期检查,动态调整,分段控制,采用“日保周、周保月度、月度保季度、季度保年度”的管控模式,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可控。自开工以来,各单位参建人数高达1.5万人次,克服了连续40天极端高温天气等不利因素影响,圆满完成了钢结构首吊、转炉倾动、智控中心投运、设备联调、带负荷试车等一个个标志性节点目标。

  项目完成干净彻底。企业统筹项目建设资金安排,将并行投资下达改为串行下达,技术改造部严把立项关,成熟一个、明确一个、实施一个,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在招标采购方面,坚持“谁采购、谁负责”的原则,确保招标采购过程合法合规;充分研判钢材市场走势,在施工招标中增加5%调价机制,与施工单位共担风险的同时获得预期收益。在资金控制方面,项目部各专业严格把关,规范流程,根据工艺及生产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配置及施工方案,确保各项工程总体费用均可控。在清廉从业方面,加强工程建设前期、招投标、项目管理等方面监督监管,聚焦项目建设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建立监督工作闭环机制;5月9日,马钢党委以巡审联动形式,对特钢企业、技术改造部、设备部、制造部、能环部、运输部、安全生产管理部、经营财务部等8家单位、部门党组织,开展新特钢工程项目专项巡察审计工作。

绿智赋能向高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特钢工程从规划之初,便统一思想、明确方向,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标,并将其贯穿到整个项目建设全过程。

  增强“绿”动力。项目设计时,马钢严格按照国家环保绩效A级企业要求,在项目中广泛应用了一系列环保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特钢项目投产后将采用‘干法除尘’,这也在马钢首次在转炉项目运用此项技术。”熊磊向记者先容,该工艺除尘效果较传统方法提升了3倍。不仅从源头上科学设计,绿色环保的理念还体现在施工管理的全过程。精炼区域项目组的组员陆克钢先容道:“为确保清洁施工,大家经过测算和验证,采取每日合理增加洒水频次的方法,既确保了施工现场无扬尘,又做到了节约用水。”“在独立厂房中,为确保封闭作业环境下无扬尘,大家以抛丸代替喷砂,确保百分百环保达标。”十七冶施工项目经理高忠明说,“在厂房建设中,选择使用新型环保原料,改善了工作环境,体现了人文关怀。”与此同时,新特钢项目还采用先进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各生产工序能耗均优于节能设计标准。据测算,通过实施多项节能技术,每年综合碳排放量可减少24.3万吨。

  抢占“智”高点。在轧辊检测中、在物流运输线上、在重物起吊环节……新特钢生产现场共有175台宝罗机器人与职工们“并肩作战”,不仅操作更精准、高效,而且使职工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按照“四个一律”要求,新特钢项目坚持以人民至上、效率为先为目标,对岗位、管理、流程功能进行重构,设计建成了一体化操作管控的特钢智控中心。目前,特钢南北区已有26个工序进驻智控中心。此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全面采用智能管控,门禁管理信息化,电子围栏智能化,监视监控视频化,场景管理“天眼”化,报告例会电子化……既确保了建设现场无“死角”,也为项目安全高效推进插上了智慧之“翼”。

  奋力向高端。以“技术、品牌、效率、规模、智慧、绿色”六大引领为指引,新特钢项目运用大量面向未来的先进工艺和装备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全面对标国际和国内领先企业,定位国内外高端优特钢市场,通过各工序的高效低成本设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项目建成后,将使马钢特钢迈上年产400多万吨的新平台,具备良好的规模效应,从而在高性能轴承钢、齿轮钢、弹簧钢、非调质钢、工模具钢等高端优特钢产品市场持续发力,推动马钢产品结构升级,夯实马钢“绿色、精品、智慧”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站上新平台,马钢特钢品牌必将更加响亮。” 新特钢项目设计管理组组长李小虎是马钢第一批特钢人,作为“老特钢”,他和团队正带着这样的信念,应对“新挑战”,共圆“特钢梦”。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新特钢建设之时,马钢就以全局思维提前谋划、统一部署,提前做足了生产准备工作,从技术文件、人力资源、物料准备、体系建设、资源协调、员工培训等方面进行先期策划并实施,这为大家冲刺投产即达产目标提供了坚强支撑。”特钢企业负责人表示,一定牢记嘱托、不辱使命,在企业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兄弟部门单位的鼎力支撑下,加大新品研发力度,推进极致高效生产,谋划二期项目建设,努力把新特钢工程打造成展现“马钢担当”、体现“马钢速度”、创造“马钢经验”的标杆工程和希翼工程。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马钢人,让大家向着成为全球钢铁业优特长材引领者,奋进!(马钢日报供稿 申婷婷 黄远顺 罗继胜)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