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2com浦京集团欢迎您!

《创A启示录》系列报道之一

感恩奋进终圆梦

2023年06月09日 来源:马钢日报 编辑:高跃飞 荣健 钱广发 浏览: 打印 分享到:

  编者按: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激动时刻。5月26日,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马钢以学促干书写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马钢股份、长江钢铁双双出色完成环境绩效A级企业创建工作,为大家战胜市场“隆冬”、全面站稳宝武第一方阵注入了强劲动力。马钢也由此成为全国第一家跨区域、跨单位完成清洁运输评估的钢铁企业,成为安徽省第一家完成A级环境绩效创建的钢铁企业,成为宝武系第一家长流程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公示并创A的一级子企业。

  这是一段玉汝于成的奋斗历程。大家牢记嘱托、知重负重,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坚定信心、决心和恒心,接续奋进、奋发、奋斗,历经四年多时间,探索出一条具有马钢特色的超低排改造之路。

  这是一项逐绿圆梦的全员攻坚。大家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激发“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勇气和干劲,横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按下“快进键”、吹响“冲锋号”、跑出“加速度”,打赢了“创A·圆梦”百日攻坚战。

  这是一场影响深远的系统变革。大家勇做习大大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不懈奋斗者,攻坚硬指标,改善软要素,统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谱写了新时代马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加快打造后劲十足大而强的新马钢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回首来路,启示深刻。正如6月7日3522com浦京集团、马钢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丁毅在马钢A级企业创建经验总结交流座谈会所言:创A成功充分表明,只要大家统一思想、强力推动、措施有力、奋勇争先,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四年,马钢积极探索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特别是在环境攻关上铆足干劲,攻坚克难,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对标先进,奋起直追,实现了一个一又一个的不可能;勠力同心、协同作战,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新突破;瞄准目标、真抓实干,将蓝图一步一步变成现实,这些都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这其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提炼,有许多精神值得传承发扬。

  为充分展现马钢牢记领袖嘱托、心怀国之大者的责任担当,展现马钢人迎难而上、奋勇拼搏的精神风貌,展现马钢“三治四化”“两于一入”、逐绿降碳的典型经验,根据企业党委安排,党委宣传部、资讯中心组织采写了《创A启示录》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刻: 5月26日,承载马钢人无数心血汗水、希冀梦想的创A目标终于实现。

  曾经“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的江东大地,以“一江碧水向东流、半城山水半城诗”美景昂首阔步新时代,一幅“钢骨诗魂”的绿色城市工厂生态画卷正在长江之畔铺陈开来。

  历史是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回想艰辛而光荣的创A之路,大家深刻体会到,必须始终坚持以习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导,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必须坚决贯彻宝武“三治四化”环保工作方法和“两于一入”环保工作目标,加快推动绿色革命;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牢固树立环境经营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形成更加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打造更高颜值的厂区环境,提供更多优质环保的钢铁产品。

使命催征  坚决扛起政治责任

  盛夏时节,马钢厂区绿意葱茏、百花齐放;3A工业旅游景区游人如织,孟塘园碧波荡漾、荷叶连连……如今的马钢,已经颠覆了人们对钢铁企业的传统认知。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而努力创造清洁生产环境,也早已成为融入马钢人血脉的学问基因。20世纪60年代,马钢以“三清、五不漏、规格化、一条线”文明生产经验享誉大江南北,赢得了“江南一枝花”美誉。

  赓续传承,与时俱进。近年来,特别是融入宝武以来,马钢不断赋予“江南一枝花”新的内涵,“提升环境质量”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由此,马钢全面打响了创建环境绩效A级企业的攻坚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马钢人深刻认识到,创A,是贯彻习大大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国家“双碳”要求的战略决策,是在新的征程上实现钢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创A,是落实打造高科技宝武要求,领跑绿色制造的重大举措,是助力宝武创建世界一流伟大企业的内在要求;创A,是解决突出问题,补齐环境短板,拓展生存权、发展权的重要抓手,是实现马钢高质量发展,加快二次创业转型升级的绿色引擎。

  行动是担当的诠释。马钢坚持以习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导,深入贯彻落实习大大总书记考察调研宝武3522com浦京集团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落实国家钢铁行业政策及环保法律法规标准要求,按照十大正规网赌游戏平台的决策部署,紧密协同二次创业转型发展,聚焦项目提升改造,配套厂容厂貌提升,展开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具有马钢特色的超低排改造行动。

  蹄疾步稳,见行见效。2018年5月,《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出台,马钢迅速响应、制定方案,立项焦炉脱硫脱硝、港料总厂封闭大棚、南区筒仓等一揽子项目。2019年4月,《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正式发布,马钢全面开展技术方案考察交流和论证,第一台焦炉脱硫脱硝建成、第一台烧结机脱硝立项。2020年,马钢发布三年行动方案,有组织超低排放改造完成70%以上。2021年,全面推进无组织排放、清洁运输和监测监控升级改造,有组织超低排放改造完成95%以上。2022年,打响百日攻坚行动,清洁运输12月完成公示,无组织、有组织超低排放改造100%完成,并启动监测评估。2023年4月25日成功完成网上公示,5月26日顺利通过环境绩效A级企业认定。

  创A,创出的是硬核竞争力。马钢成为全国第一家跨区域、跨单位完成清洁运输评估的钢铁企业,为全行业构建了示范性评估模式;马钢是安徽省第一家完成A级环境绩效创建的钢铁企业,在全省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马钢是宝武系第一家长流程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公示并创A的一级子企业,以“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

  创A,创出的是发展新空间。根据相关政策,A级环境绩效企业可获得有关奖励和信贷融资支撑、可享受差别化环保管理政策和差别化电价政策等相关政策优惠。一系列政策“红利”,无疑将为马钢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澎湃的动力。

众志成城  加快推动绿色革命

  6月6日,马钢新特钢工程项目(一期)正式投产。马钢人仅用短短18个月的时间,便建成了一座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一体的特种钢生产基地,创造了冶金建设史上新的“马钢速度”。

  绿色发展是一场发展方式的深刻革命,是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方位、革命性变革。马钢坚持谋定而后动,在战争中学会战争,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战,充分发扬斗争精神,以科学的方法,创新的思维,务实的举措,提振精气神,攻坚硬指标,改善软要素。

  高位推进、系统策划。马钢成立创A工作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全面统筹项目推进,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强化组织领导。围绕有组织、无组织、清洁运输、监测监控“四个方面”,原料、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发电“七道工序”,对照标准,全面梳理,厘清差距,系统策划了横跨5年的5个行动方案和年度计划,共涉及70多条产线。

  建章立制,协同发力。强化党建引领,企业层面组建10支创A突击队,区域协作单位组建2支创A突击队,各基层党组织组建218支创A突击队,哪里有难点、有堵点、有痛点,哪里就有党员突击队的身影;各基层党组织通过联创联建、党员活动日等方式,引领带动职工争当创A参与者、推动者,全面掀起创建热潮;在马各生态圈单位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分工不分家,为马钢持续做好创A各项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强化项目管理,在规范项目决策的前提下,优先安排预算,优化审批流程,为“短平快”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明确各部门、单位职责,以一贯制思维协同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强化过程管控,企业党政主要领导每月带队到创A项目现场,看变化、督进度、树信心;每周召开专题调度会,下达任务单,签订责任状,压紧压实责任;围绕重点项目,打破常规,倒排工期,优化节点,挂图作战。强化项目监督,成立由企业纪委、专业部门等组成的环保督查组,采用定期督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统一思想和行动,推动创A项目落实,促进现场环境问题见底清零。

  逐绿而行,成绩斐然。近年来,马钢统筹推进实施近190多个“三治”项目,合计投资90多亿元。大力推进清洁运输,购置电动重卡268台、国六排放标准车辆347台,更新386辆厂内运输车辆、286台国三排放及以上和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一系列有效举措,推动主要污染物吨钢排放量逐年显著下降,与2019年相比,2022年SO2下降47.73%、NOX下降63.64%、颗粒物下降57.14%。同时,支撑马鞍山地区环境质量改善,今年一季度,马鞍山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去年同期的103位跃升至61位,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位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第8位。

创新驱动  奋力拓展发展内涵

  5月份,马钢重型H型钢生产线月产量达90522吨,月产首次突破9万吨大关,超设计月产能力35%。重型H型钢是建筑、制造领域的结构件原材料,在节约用钢量、提升材料强度以及节能降碳、绿色环保等方面具有重要推进作用,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2020年4月,马钢建成了全球第五条、国内首条重型H型钢生产线。2022年,马钢重型H型钢产销量突破70万吨,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世界第三。这也是马钢坚持创新驱动,从绿色制造向制造绿色转型的一个缩影。

  在“双碳”背景下,构建钢铁新发展格局、推动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今年3月,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在北京揭晓,马钢荣获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与往届相比,此次获奖企业进一步强调自主创新、强国使命、转型升级、绿色低碳等方面起到的突出引导作用。

  近年来,马钢以“大格局”践行生态优先、以“大环境”带动厂区周边、以“大提升”打造靓丽名片,在提升生态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上同步发力,实现了从生态治理向生态文明、从绿色制造到制造绿色、从自身改善到带动周边、从厂容厂貌到精神面貌的质变。

  推动流程再造。马钢是全流程老企业,存在铁钢轧能力不匹配、南北区资源不平衡等“短板”,导致内部运输成本高企,既制约效率效益,更浪费资源能源。为此,马钢推动“十四五”规划项目快谋划、快实施、快落地,加速二次创业、转型升级步伐,全面实施以A、B高炉大修为代表的北区填平补齐项目群、以新特钢项目为代表的南区产线升级项目群,配套实施厂容厂貌提升,推动风景变景区、设备见本色、卫生无死角、精益上台阶,既提升了马钢生态环境颜值,又拓展了企业绿色发展内涵。

  加快产品升级。马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围绕高强度、高耐蚀、高效能,持续提升产品性能。马钢自主研发、国内首创的635MPa级高强抗震钢筋,广泛应用于国内重点工程项目。该产品替代HRB400普通钢筋可节约25%-45%的用钢量,既能提高建筑结构的综合性能,又可推动钢铁产业的节能减排。马钢全球首发的B型地铁绿色环保车轮,具有显著减振、降噪功能,典型区段车内降噪达15分贝,车辆减振达到10分贝,为轨道交通行业提供了一套全新的绿色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在绿色环保车轮产品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如今的马钢,正按照“特钢、轮轴、长材、板带”四大产品系列布局,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努力生产更多优质环保的绿色产品。

  全力节能降耗。马钢大力推广绿色低碳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标准,综合运用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等手段,不断提高能源经济运行水平;同时通过降低铁钢比、提高热送热装率、提高TPC周转率等措施助力节能减排。2021年8月,全国单轴最大的马钢节能减排CCPP综合利用发电工项目——183兆瓦15号机组顺利投产发电。该单机年发电能力超过14亿千瓦时,刷新了行业内同级别机组纪录,每年可节省标煤13.82万吨。2022年,马钢通过经济运行攻关、高效组产等方式,促进重点能源指标全面优化、好于预期。全年集团吨钢综合能耗较年度目标降低6.79千克标煤,本部吨钢余能回收超年度目标4.35千克标煤、吨钢新水消耗比年度目标低0.06立方米;本部自发电比例同比上升了6.96个百分点。参加“全国重点大型耗能钢铁生产设备节能降耗对标竞赛”,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炼铁总厂A号烧结机和四钢轧总厂2号转炉斩获“冠军炉”。

  凡事过往,皆为序章。“创A成功并不意味大家可以一劳永逸,钢铁超低排放改造实行能上能下机制,已公示企业需要接受随机检查,一旦发现存在问题,将会撤销公示。”站在新的起跑线上,马钢将始终牢记习大大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时刻保持“创”的心态、“干”的状态、“拼”的姿态,持续推进后续项目建设,不断强化日常环境风险管理,继续探索经济运行、成本更优的钢铁超低排“马钢模式”“马钢经验”,在打造后劲十足大而强的新马钢的征程中一马当先,为宝武建设世界一流伟大企业,为马鞍山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马钢日报供稿 高跃飞 荣健 钱广发)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