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A启示录》系列报道之三
系统推进写“精彩”
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抓主抓重、以点带面,攻坚硬指标、改善软要素……在创建环境绩效A级企业的征程中,马钢深入学习贯彻习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把握“大”与“小”、“点”与“面”、“硬”与“软”的关系,科学布局、全面协调,总体谋划、精准落实,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把各项工作工作抓实抓细,实现了从生态治理向生态文明、从绿色制造到制造绿色、从自身改善到带动周边、从厂容厂貌到精神面貌的质变,书写出创A的精彩“答卷”。
抓主抓重 系统促提升
打鼓打到重心处,工作抓到要害上。马钢成立创A工作领导小组,对创A进行全局性谋划,全方位部署。在分批次考察学习调研的基础上,聚焦有组织、无组织、清洁运输、监测监控“四个方面”,紧盯大事要事打“攻坚战”、紧盯急事难事打“歼灭战”、紧盯薄弱环节打“持久战”。
超低排改造成效卓著。马钢充分认识到,实施超低排改造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解决突出问题,补齐环境短板,拓展生存权、发展权的重要抓手。烧结机、球团、焦炉脱硫脱硝全面推进,装煤、出焦、转炉除尘全面优化……2018年以来,马钢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5套烧结机脱硫脱硝、8座焦炉脱硫脱硝,10座转炉二次除尘提标,7座石灰窑提标改造等项目;对138个排口进行了规范化改造,建立了62套CEMS、70套DCS系统,推动马钢有组织排放全面规范达标。在物料储存中,建立焦煤筒仓、动力煤气模大棚;在物料运输中,建设管状皮带、地下料仓;在生产工艺中,推广连铸火焰切割、大包回转台……在无组织排放治理方面,马钢改造物料存储点位25个、物料输送4923项、除尘灰输送238项、生产工艺475项,建立VOCs点位155个、洗车台7套,全力守护蓝天碧水净土。
推进清洁运输不停步。马钢依托专业研究机构,量身定制马钢清洁运输改造项目规划,并于2021年初,组建由运输部牵头的超低排放改造清洁运输项目团队,瞄准A级企业创建目标全面开展相关工作。“当时马钢清洁运输比例仅为59.59%,与标准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运输部清洁运输项目实施人员坦言,此项工作开展之初“压力山大”。把压力转化为动力,运输部与企业相关部门单位协同发力,通过调整部分原料外部运输方式、制定车辆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更新方案、全面实施车辆排放登记管控等措施,全面提升清洁运输比例。经过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目前马钢“清洁运输+纯电运输”比例已提升至 84.03%,并于2022年12月28日率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清洁运输公示。
既注重项目实施,也做好监测评估。“马钢超低排改造情况之复杂、改造难度之大,是大家从来没有见过的。”“马钢分为南北两个厂区,清洁运输方式评估尚没有先例。”面对马钢创A监测评估工作,相关评估咨询专家发出这样的感叹。对此,马钢按照超低排政策,结合实际项目进展、产线状况,尤其是填平补齐、产品升级等情况,确定评估界面。企业领导先后8次带队协调联系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为马钢创A监测评估工作提建议、作支撑;能环部、运输部等部门、单位,协同咨询单位,根据组产、项目进度、产线现状等,科学合理制定有组织排放监测评估计划手册、无组织排放评估计划、清洁运输评估计划。企业领导带领40多名管理、技术人员,与评估单位一起,集中组织开展报告编制和现场协调工作,将编制报告时间由常规的15天缩短至4天,并在一个月完成了专家初审问题整改和97条意见回复,确保了专家对马钢二次的审核意见为零,大大加快了公示的进程。
攻坚克难 提升硬指标
2022年,马钢主要污染物吨钢排放量显著下降,与2019年相比,SO2下降47.73%、NOX下降63.64%、颗粒物下降57.14%;在宝武绿色指数评价中,3522com浦京集团得分87.7分,马钢股份本部得分90.6分,稳居宝武第一方阵……马钢勇做习大大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不懈奋斗者,全力攻坚硬指标,统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持续改进,追求极致。差距就是潜力,短板就是空间。马钢上下积极对标找差,持续改进突破,努力让短板变长板、把劣势变优势、将难点变亮点。马钢各单位聚焦重点、攻坚难点,全面推进项目落地、环境改善。能环部、煤焦化企业、长材事业部、特钢企业、冷轧总厂、马钢交材等9家单位被评为安徽省“环保诚信企业”。长江钢铁委托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和金艺检测对该企业进行超低排放及创建A级企业现场排查、诊断,排查无组织排放源2396个,其中问题点位占81%;有组织排放问题点位248个。该企业迎难而上,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约28.6亿元,全面完成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清洁运输等超低排改造项目,与马钢股份一起出色完成环境绩效A级企业创建工作。
同频共振,同向发力。马钢通过“百日攻坚”,引导全体员工提振精气神,因地制宜、快速行动,全力冲刺各项目标任务。炼铁总厂致力于打造“环境整洁、物流有序、设备完好、生产安全”的精益高效工作现场,从四个维度落实推进,纵横整治全覆盖,清扫各类落地矿、积料、粉尘近8000吨。港料总厂建成国内处理量最大的固废利用系统,年处理量30万吨,返生产利用率97%;党员突击队累计清理废钢700余吨,党员活动日回收原料1200余吨。四钢轧总厂累计组织230场大规模现场集中攻坚战、参与人员高达万余人次,清理出多年积攒下来的垃圾多达数千吨,整理重难点区域300多处。特钢企业超过8440人次参与创A,开展超过950次活动,清理面积超过32000平方米……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一个个部门单位打破常规、挂图作战,一群群马钢人立足岗位、攻坚克难,助力马钢完成了一项项硬指标的晋等升级、全面突破。
内外兼修 改善软要素
清晨的六汾河,水清岸绿,树木在朝阳中摇曳生姿;午后的能环部,花香草翠,高大的木瓜树洒下一片荫凉;夜晚的孟塘园,虫鸣蛙叫,身边的智园灯光美轮美奂……马钢十二时辰,时时好风光、处处是风景。
马钢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化、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刷新“颜值”和“内涵”,实现了从洁化、绿化、美化到学问的嬗变。
在马钢交材同心园中漫步,一件件承载记忆的旧设备,铭刻光荣印记,诉说着马钢车轮的发展历程;一个个创意十足的手绘图,闪烁智慧光芒,表达了马钢交材全体员工“共筑同心、跑赢大盘”的信心和决心。淬炼钢铁意志,不忘使命担当。在“百日攻坚”中,马钢交材党委确定每周一下午为马钢交材的“精益·现场日”,形成创A工作齐抓共管、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于去年9月获评马钢首批创A达标单位,并由此积聚起全员扎实“冬练”、奋勇争先的强大力量。2022年,马钢交材营收创历史最佳,同比增长17.96%,全年车轮轧制量突破20万吨,创历史新高;今年前4个月,累计销售收入创造新纪录,同比增长13.84%,超额完成进度计划,其中内贸、外贸收入同比双增,均为历史最好水平。
走进四钢轧总厂,干净整洁的炼钢炉台上,职工热情高涨、生产气势如虹。面对污染整治点位多、覆盖面广、纵横交叉、错层分布,高效生产与在线技改工程密切交织等重重困难,该总厂以“唤起员工同心干,炉台上下红旗乱”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基层党组织的强大组织力和号召力,不仅在不足半年的时间内全面完成环境整治任务和在线设备环保改造项目,而且更加坚定了“只要上下同欲、团结一心,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实现既定目标”的信心和决心。5月24日,该总厂三座转炉“火力全开”,创下105炉的日产纪录;5月30日,又一鼓作气,将炼钢日产纪录刷新至106炉。5月27日,热轧生产线更是一天六破纪录。
创A攻坚,马钢人在实现一个个不可能中,不断打歼灭战、强自信心,形成强大的“势”和“场”,为打造后劲十足大而强的新马钢提供着强劲的动力和不竭的能量。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以环境绩效A级企业成功创建为标志,马钢绿色发展取得了里程碑意义的胜利。然而,大家必须深刻认识到,绿色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刻也不能停顿、歇脚、松劲。只要大家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就一定能抓好超低排管控、做好常态化保A,不断推动马钢环保绩效取得新突破、创出新水平、迈上新平台。(马钢日报供稿 申婷婷 高跃飞)